当前位置:首页
> 群团工作 > 学生活动
mg4355vip线路研究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回信精神

发布日期:2023-05-08 字体:[ ] 浏览次数:

5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提出殷切期望。mg4355vip线路组织研究生党支部、研究生班级以多种形式深入学习回信精神,在全院上下迅速掀起学习热潮。

 

党支部书记2020级博士范文琦表示:

我们知道党的二十大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部署,江山社稷,农业的发展始终是国家不可动摇的根基,也是民生的重要一环。万丈高楼平地起,只有走进乡土,走进中国深处,上山下乡,才能深刻理解实事求是,才会知道怎样团结联系群众,我们不光得学会自找苦吃,还要学会苦中作乐。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我们要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党支部书记2021级硕士李素表示:

乡村兴,百业兴;粮食稳,天下安。中国农业大学设立科技小院助力乡村振兴,农大学子秉持着“解民生之多艰,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训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我们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见证者,更是全过程参与者、奋斗者和创造者。我们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青春力量。

党支部书记2022级硕士刘灿表示:

总书记的回信给了我们农大学子极大的鼓舞和激励,更坚定了我们“学农为国,兴农为民”的信心。想要真正做到“解民生之多艰 育天下之英才”,我们需要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包括农业领域的基础理论、实践技能等。能够在农业领域应对各种挑战和机遇。同时,我们需要有团队合作精神和良好的沟通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和协作。此外,我们还应该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能够积极参与推动可持续发展。

为了达成这些期望,学生们应该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学生们也应该关注当前农业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前景,积极探索相关的研究和项目。在个人修养上,我们也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领导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使自己成为未来农业领域的杰出人才。在今后的学习和成长中,我一定认真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发愤图强,勤学好问,立志成为一名知农爱农、掌握先进农学知识的优秀“三农”人才。

党支部书记2022级硕士陈颖表示:

科技小院是我校的特色模式,以科技服务和人才培养为主要的两大目标,作为一名中国农大学子,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回信,我深感荣幸,体会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学生的殷切期盼,也感受到自己身上的责任重大。“强国先强农,农大作先锋”的口号已经扎根在每一位农大学子的心中,我们应当志存高远,脚踏实地,谨遵习近平总书记教诲,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将青春绽放在祖国每一寸需要我们的土地上。

党支部书记2021级硕士杜箫宇表示:

“强国先强农,农大先锋。”作为农大的一名学子,我们应该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乡村振兴发展为契机,结合专业知识技能,将论文书写在祖国大地上。科技小院是我校的特色模式,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之路。把学生放在农业生产一线培养,在科研服务中成长,培养实践技能、综合素质、吃苦精神;在于三农的亲密接触中理解三农之艰,培养热爱三农的情感。新时代新青年的我们,一定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唯有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方能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

研究生会轮值主席2022级硕士李春燕表示:

在五四青年节到来之际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回信,我感到无比激动和振奋。在信中,总书记对学校设立科技小院、在服务乡村振兴中解民生、治学问感到欣慰,并对同学们提出了殷切的期望。作为中国农业大学的一名农科学子,我们要努力将总书记的期望和勉励牢记于心,在扎实学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将理论践行于行动之中,把知识运用到需要我们的农村地区,造福广大农民,以身作则,知农爱农,力争能够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青春力量!

班长2022级硕士孙月欣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让新时代青年更加坚持传承中华优秀农耕文化,“知农爱农”深入我心。习近平总书记总揽全局,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视角,站在实现国家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现实高度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

“做好农村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中国农业大学每一名学子的重大使命。作为时代中的一名青年,我们和祖国的关系从来都不是单纯的被裹挟在时代变换浪潮中的一颗颗不起眼的小石子,青年从来都是历史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奉献者和铸造者,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人,要敢想,敢做,敢拼,敢试,因为青年所需要继承的不只是前人留下的幸福生活,更需要铭记那些历史,从历史的过往中汲取向上的精神力量,并最终在“未来”这张无限希望的历史画布上写下属于自己的篇章。

班长2022级硕士李楚萌表示:

在回信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了实事求是、联系群众的重要性。只有深入乡土中国的深处,才能真正理解实事求是的含义和联系群众的方法。青年人要敢于“自找苦吃”,这种精神恰恰是新时代中国青年所应具备的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希望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

这封回信令我深感到在新时代的中国,青年承担着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使命。这使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要在党的指引下,勇于担当,积极投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在实践中成长,在挑战中磨练,成为国家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的有力支撑。

班长2022级硕士李琰表示:

读完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我深切地感受到,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和担当。我作为一名农科学子,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考察,将所学所知运用在祖国大地上,用知识来书写新时代民族复兴新篇章,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责任和使命。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们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将小我融入大我,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历史的青春篇章。

班长2022级硕士林子涵表示:

作为中国农大的一员,作为一名农学学子,看到习主席的回信,我倍受鼓舞。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我到田间地头开展试验时,才深刻明白了为什么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因为只有走进乡村,才能知道生产中有什么问题,农户们有什么困难。农业是国家的重要支柱,党的二十大也对建设农业强国作出了部署,现代农业农村的发展大有可为,我一定牢记习主席的嘱咐,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勇担使命,为农业现代化、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2级硕士石可欣表示:

在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读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向科技小院学生的回信,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和殷切期盼让人振奋不已。强国先强农,农大先锋。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大青年,我深知建设农业强国、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性。依托学校和学院的优秀平台,我们更应该以科技小院的优秀前辈为榜样,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将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为建设现代化农业强国贡献青春力量。

2021硕士孙世岳表示:

习近平主席早在2016年提出: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彼时的我还未接触科研,然而却也被这句话深深打动。是啊,无论在学术的象牙塔进行何种科学研究,最终目的都是要创造社会价值,让广大人民享受科技进步带来的生活水平提升。而今习主席对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正是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于科研工作的认可,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对中国农业大学莘莘学子的鼓励。作为一名农业类的学子,我们的专业更应该“接地气”,重视科学研究的实际价值,将论文真正写在祖国大地上。我们更应该学习习主席在七年知青岁月生活中的不畏艰苦,迎难而上的精神,扎实学好知识,努力转化成果,创造更大的社会价值。

2021级硕士陈鑫表示: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校学生的殷切期盼体现了我国对农业的重视。农业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实现高质量发展、夯实国家安全基础,都离不开农业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没有农业强国就没有整个现代化强国;没有农业农村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就是不全面的。”我校提出的“强国先强农,农大先锋”正是农大学子对国家战略需求的回应和对自身肩负使命的清晰认知,为了更好擘画农业高质量发展宏伟蓝图,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也应谨遵习近平总书记教诲,既要仰望星空,也要脚踏实地,发挥艰苦奋斗精神,将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将青春绽放在祖国每一寸需要我们的土地上。

2021级硕士于薪玥表示:

农为邦本,本固邦宁。在当前我国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下,我校肩负着义不容辞的责任和历史使命。科技小院作为学校设立的独特团体,常年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在智慧和汗水挥洒在充满希望的田野上,把论文切切实实写在祖国大地上,打通了我校强农兴农技术与助力乡村振兴的最后一公里。身为农学专业高水平人才,尤其是农业专业型硕士的我深深意识到时代赋予我的使命,生逢其时,应当厚植爱农情怀,不畏艰苦,为我国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北京草莓科技小院、2020级硕士李小峰表示: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振兴工作,作为科技小院专项的学生,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令我们心潮澎湃,备受鼓舞。他在信中强调要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这是对我们的未来提出的殷殷期待。

 三年的科技小院生活让我触摸了土地、了解了民情、学到了知识,我亲手培育的草莓种苗在京郊大地开花结果,为农户增产创收,草莓的清甜变成农户脸上的笑颜,我承担起了农大学子的责任与使命。

光阴荏苒,即将毕业步入工作岗位的我要学农爱农,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中,与各位“新农人”共绘乡村振兴的宏伟蓝图。将个人理想融入党和国家的事业,实现人生价值。


信息来源:mg4355vip线路
Top